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从衣食住行变化看改革开放

来源:高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作者:李义新 发布时间:2021-05-31 10∶06
字体:【 打印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抚今追昔,作为亲历者,我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看点”,谈谈我的感受。

从票证到物资充裕看穿衣

从上世纪60年代生活过来的人,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都有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城里人的粮食供应证、粮票和乡里人的购货证、布票,这些生活的重要证件,曾在一代人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那时候,城里人居家过日子必备3个本子和若干种票据,它们是户口本、粮本和物资供应证以及粮票、布票、油票、肉票、副食票等等。粮本关系一日三餐,除了每月买供应粮,还可以领粮票,到食堂、饭店里吃饭。那时只有钱是吃不上饭的,必须有粮票才行。如果出差,还得换成全国粮票。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农村的购货证和布票。购货证囊括了除副食以外的各种生活用品,大到买自行车、缝纫机,小到白糖、火柴、煤油、棉花、做鞋用的条纹鞋面,这些日用品全都凭票定量、限量供应,不像现在想买啥就有啥。

那个年代对农民而言,布料紧张,定量供应,每人每年1丈过一点,做鞋用的条纹5寸,姑娘出嫁要穿件条纹褂子得几家子凑起来,内衣除了干部工人有一二件,再就是结婚的新媳妇婆家给买。当然除了凭票,没有钱买不起是主要原因。于是,穿衣俭省且简单,蓝黑是永久牌的,男的中山装,女的毛兰褂,学生军便服,老年人土染布衣,能有一套咔叽或华大尼做的衣服穿,就让人刮目相看了。因此,人们多余的衣物很少,都是大人穿罢孩子穿,面子翻新继续穿,或拆了面子当里子,衣服上补补丁,鞋上层三落四锥巴子是很常见的。现在,商品物资充裕,丰富多彩,兴啥穿啥,穿衣讲档次、挑款式、论品牌、随流行,更有年轻人新衣服上打补丁,牛仔裤上开破洞,裤边散开像个毛刷,这都是讲时髦、赶风流。

现在,各种票证成了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和收藏家们的鉴赏品,然而它是国家发展变化、改革开放的鉴证。身为农家子弟的我,衷心地祝福并期盼我们的祖国,在新的时代以她光明的前景和美好未来福荫后代、告慰父辈。

从回销粮到小康看吃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举,基础薄弱,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发展,给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实行以农补工的倾斜政策,对农民生产的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价格由国家制定。小麦刚开始每斤0.105元,以后增加到0.135元,最高时混合价为0.16元,农民在交公粮(农业税)的同时,还要上交统购粮和超购粮,当时的原则是“交够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才是个人的”。农民口粮不够吃,国家根据缺额情况再返销一部分,当时名称叫“回销粮”。

后来农民口粮又实行劳力和人口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有“三七”、“四六”开之分,劳力少子女多的家庭吃粮仍然紧张。记得我的邻居是全队地道、老实、憨厚的庄稼汉,一年出勤最多,挣得工分也多,但是,因妻子有病,四个孩子,分配的口粮加上回销粮、救济粮还是不够吃,只能东借西凑,日子十分紧巴。

1982年大包干以后,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国力条件,又适时调整农业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政方针,破天荒地把实行了50多年的工农政策倒了个,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地不但不纳粮,还有补助,加强了农村发展的力度,从根本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如今,再没有听说哪家农民缺吃少穿,只有收入增长多少、富裕程度高低有所差异而已。

今年夏收回家,我特意到老邻居家看了一下,他家生活更是今非昔比,令人感慨万千。与过去坐不倒的土炕、光屁股的孩子、能照见影子的清汤饭相比,眼前的一切都是焕然一新。吃饭问题已微不足道,用他们的话说,“早上的荷包鸡蛋,中午的拉条揪片,晚上的烧酒香烟”。邻居不善言谈,闲聊间喜形于色,充满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巨大变化和成果的快乐,他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是:“好!”

从大口井到自来水看饮水

记得小时候,一个生产队或几个生产队共用一眼大口水井,各家各户每天早上第一件大事就是抬(挑)水。那时候还没有钢筋水泥这些新材料,井壁是用厚木板围起来的,浸泡时间一长,自然腐朽破烂,也没井盖和防护栏。冬天滴水成冰,逐渐将井口冻塑得只能放进去一个打水小桶,井周围也自然形成一片坡形的光溜溜的冰滩,如果不小心就有连桶带人滑到井里的危险,很不安全。井的旁边有一个木头做得大水槽,是供牲畜饮水用的。到了春天,冰雪融化,井四周又变成一片汪洋泥泞,冰水与污泥、畜便流入井中污染井水,还造成井底杂物淤泥沉淀。有多少人因长期饮用这种浑浊水被无名疾病夺走了生命,有的地方因地下水含氟量过高,大人小孩都是黑黄色牙齿,还有的变成粗脖子、大嗉袋。更为艰难的是每年四、五月份,各家各户都要早起挑水,去迟了不是黑色污水,就是空桶而归。即使是争抢到的水,抬回家后也需要澄上半天才能饮用。遇上农家过事,要提前几天准备用水。

进城参加工作后,下乡去的地方多了,发现家乡的井水比山区的涝池水还要好一些。山区因干旱缺水,条件更差,饮用的是露天的涝池水,人畜共饮,杂物裸露,水质浑浊不说,水中甚至还有蛆虫等,有条件的人家将水过滤一下,条件差的就顾不上了,外人眼不见则罢,见过涝池水的人心里总是犯隐疑。许多人家因受缺水的困扰而迁徙他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川区农户每家每户都有了手圧井,山区的大涝池也被国家援建的“母亲水窖”所取代,变成一家一户的封闭式水窖,有的还用小型电机抽水,比大口井先进了一大步,但是水质依然差,开水垢渍很多,到天旱灌溉,地下水位下降时照样压不上水来。前几年,村上利用国家“人饮工程”的投资补助,给农户架通了自来水。现在,只要开关一拧,清淤的自来水便哗哗流出,干净卫生,结束了不知多少代农民祖祖辈辈吃水、愁水、盼水的历史,实现了从大口井到自来水的历史性巨变。

农村的变化远不至这些。农业税取消了,有种地、良种、农机补贴,还有合作医保、学杂费免除、社会保障……农民收入增加了,土坯房变成砖瓦房,有的村还新修了楼房,摩托车、小四轮、柏油路、电器电话都有了,年轻人都拿上了手机,有的人家还买了小汽车。所有这些历史性变化都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从旧城到湿地新区看居住环境

家乡因水而得名,故有“高台不高低洼涝”之说,古墓群、长城烽燧沉淀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黑河桥一带的夹河滩芦苇、西关芦苇湿地和梧桐泉寺、台子寺晾经台、正义峡等高台十景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水面,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域特色。虽然美好,但与现在的湿地新城相比,那是今非昔比。

近年来,县上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观,转变发展模式,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步,把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致力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民生问题的改善,大幅度增加投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封滩育林、退耕还林工程,黑河湿地保护治理项目已拉开序幕;关闭污染企业,创建了工业园区;环保节能的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初具规模;红西路军纪念馆的第二陈列馆建成并成功布展;北凉古都骆骆城古遗址修缮完毕;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游泳馆、中医馆相继建成;几大风景区建设评级已完成;两条一级公路通景大道竣工通车。一个丝绸之路上贾商云集、物阜民丰的古城景象正再现于世人面前;现代化建筑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月牙湖公园和碧波荡漾的大湖湾,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复修梧桐泉寺,又见梵宫高耸,香客不断,紫烟袅绕;一片又一片的花园式居住小区拔地而起,一家比一家设计得舒适宽畅;每逢周末,新建的广场上自乐班唱秦腔,老年人扭秧歌,人人喜形于色,其乐融融,好一派盛世祥和的景象。尤其是经济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大幅度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700元增加到20898元,农民人均纯纯收入由1978年的168元提高到11707元,城乡人均储蓄存款由1988年的340元增长到426090元。

从车马店到乡村公路看出行

现在的盘旋路和东湾村的交接处,是过去的许家窑路,这里曾是以前有名的东关车马店,如同今日的高台汽车站、旅馆一样,是人们进城乘车和过路人马住宿的地方,设施简陋、人畜同处,是当时全县人车比较集中的地方,直到80年代农村大包干后才消失。那时候,交通不便,全县的最好的运输工具只有几辆嘎斯汽车,比较先进些的运输工具就是胶轮马拉大车了,俗名“皮车”。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扩建的机遇,车马店被毗邻的县汽车运输公司所取代,运输公司成为全县最大的交通枢纽、客运中心、货运中心,运营管辖的大小车辆是过去的几百倍。

西关经至月牙湖公园这一段路过去叫沙坡路,是进城的西大门。这一路段地处西郊,过去没有正规道路和公路,只有以私家路冠名的“朱家路”、“桑家截路”。解放后,政府几次组织群众修路架桥,才修通了这段三叉路,取名“沙坡路”,成了谁都能走的“公路”。近几年,随着政府惠民政策的实施和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大幅度投资,这段路真正成了平坦宽阔、出行方便快捷的小康路。红色大道以及通往高铁南站和大湖湾风景区的一级公路也已通车,这里已建成为纵横东西南北的康庄大道交汇处和富民兴农的产业区。

抚今追昔,从历史发展的足迹中探寻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家乡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苦也吃过,甜也尝过,今天的日子最红火;春也走过,秋也走过,改革开放的道路最宽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更宽阔。(作者系县委党校退休干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