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高台烈士陵园的变迁

来源:范银忠 作者:范银忠 发布时间:2020-02-27 09∶32
字体:【 打印

高台烈士陵园现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37年1月,征战河西为国捐躯的红西路军将士于1957年修建而成,1989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31日,高台县烈士陵园改建完毕,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它是红西路军在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为一体,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再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2006年5月被团中央命名为“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在甘肃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和革命传统教育价值的纪念场馆。先后接待过胡耀邦、张震、迟浩田、傅全有、布赫、彭佩云、李铁映、钱正英、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干部、群众以及学生900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烈士陵园“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职能。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率五军、九军、三十军21800余人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之命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但是由于时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渡河部队奉命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为完成在河西建立根据地、打通国际通道的重大使命,两万余名西路军将士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半年之久,歼敌250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等因素兵殇河西走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史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发生在1937年初的高台攻防战是其中最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一幕。1937年1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的率领下,英勇奋战,一举攻克了高台。此时,西路军总部及九军到达了临泽、沙河一线,红三十军到了倪家营子。敌军军长马步芳、副军长马步青集中9万兵力围攻西路军。除了一部分兵力在倪家营子、沙河、临泽钳制红军外,以4个骑兵旅,1个骑兵团,1个手枪团,1个炮兵团及民团,一共有两万余人集中围攻高台。红五军从1月12日一直打到1月20日,最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高台失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30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为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指战员,高台县人民群众自发倡议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地,195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在高台县城东南角修建高台烈士陵园。1957年,高台烈士陵园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四万多平方米。陵园大门门楣上镌刻有朱德总司令亲笔所题“烈士陵园”四个大字,背面镌刻有郭沫若副委员长亲笔所题“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园内主要有烈士纪念堂、红五军阵亡烈士公墓、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和战史陈列馆。1965年6月10日,又在公墓前新建了钢筋砼结构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纪念碑,碑高4.6米,碑身长1米,宽0.41米,碑座长1.3米,宽0.54米,碑身正面镌刻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路线错了,一切都错”的思想指导下,陵园也受到了一些冲击,朱德总司令的题字、题词以及纪念堂的雕花等皆被割刮,一些实物、资料也被破坏、焚毁,几乎无人前来瞻仰。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高台烈士陵园基础设施建设又重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陵园面貌才逐步得到改观。先后修缮了烈士墓、大门,彩绘了纪念亭,铺衬了大小道路,新建了陈列室、喷泉,更新了围墙等。值得一提的是陵园的绿化效果,一临秋夏,陵园内曲径通幽,绿树浓荫,肃穆清雅,引人入胜。每年县内外专程到高台烈士陵园瞻仰者达10万人次以上,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8月3日,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张掖地委、张掖地区行政公署等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前来高台烈士陵园瞻仰和视察工作,并做了重要指示。胡总书记指示说“扩大陵园建设,我是赞成的,但要搞成既是陵园,又是公园;既能瞻仰,又能游览,还要有休息的地方。”他还说:“把烈士陵园搞好,用这个场所教育人,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胡总书记的指示得到了省、地、县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就此高台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提出了搞好规划,精心设计,抓紧施工,加强管理,充实人员等措施,除将专题计划报告书呈省政府外,委托时任高台县副县长的王登信等同志,亲赴兰州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委、省政府得知具体的情况后,立即召集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力争到1986年将高台烈士陵园扩建事宜列入基建项目,积极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把高台烈士陵园建设好,并对搞好设计、施工问题、革命传统教育、征集烈士遗物等方面做了具体的指示。根据初步设计规划,陵园总面积将达到120亩地,新建烈士纪念塔、中央领导题词碑亭、主要牺牲将领烈士墓、董振堂烈士大理石雕塑像和其它烈士群雕,以古建筑形式修建烈士纪念堂、陈列室、展览室、接待室等,还将新建人工湖、假山、曲拱桥、亭、台、阁、榭、温室、花房花圃、各种干道,在园内进行绿化美化。

后因项目建设资金一直未拨付,陵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此后的十几年内进行了局部的修建和修缮。1995年陵园邀请甘肃著名雕刻家何鄂女士设计并制作了“血战高台”英雄群雕;2001年因三檐双层五角亭年久失修,盐碱侵蚀,亭身倾斜,将基座改为砖混结构;2004年陵园新征地1.6万平方米,在陵园西南角建成新公园一座,并将空军某部队捐赠的退役战斗机置于公园内,还新建了长50米的碑林走廊;2005年,将国家开发银行捐资新建的反映红西路军西征悲壮历程的两幅古铜色浮雕悬挂于烈士纪念堂内,以此颂扬不朽的红军风貌,讴歌他们惊世的革命精神。

2006年底,高台烈士陵园迎来了自建成以后的又一个春天。是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全球领先体育平台印发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总体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06]2666号),正式把高台烈士陵园列为全国100个重点支持打造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7年1月26日,高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项目建设筹备领导小组,并委托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和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甘肃省高台烈士陵园旅游景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6月13日,甘肃省发改委以甘发改社会[2007]452号文件正式批复建设高台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2008年5月《高台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通过省级评审,省发改委以甘发改社会[2008]327号文件批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步行道路工程:改扩建步行道路及消防车道1.75千米;2.给排水工程:铺设给水管线0.74千米,排水管线、污水管线0.32千米,雨水沟1.56千米,并配套相关设施等;3.供电工程:架设供电线路1.43千米,并配套相关设备;4.新建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展陈馆3662平方米,售票房、管理用房692平方米,修建电动伸缩大门,砖围墙567米;5.环境整治:环境整治19538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009平方米。

高台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提升纪念馆形象,强化教育示范功能,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在省发改委批复建设纪念馆、管理用房及附属设施的基础上,根据陵园整体布局和中央及省市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县上又增加了纪念碑、广场、大门组雕、公墓整饬等建设内容,总投资达3700万元。

2008年6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高台烈士陵园景区基础上奠基开工,开始全面建设。2009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建设项目竣工,并隆重举行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馆仪式暨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经验交流会,时任省委副书记的刘伟平同志出席并参加了会议。

新改扩建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占地133亩,东西长385米,南北宽165米,整体布局呈倒“7”字型。馆区内的参观景点依中轴线由西向东依次递进排列,有通透式大门及大门组雕、“血战高台”英雄群雕、纪念碑、红五军阵亡烈士公墓、展陈馆。前园南、北建有对称的三檐双层五角亭各一座。纪念碑南北两侧分别是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这些建筑物与绿草地、松柏树相互穿插环绕,环境优美。现已成为全国反映中国工农红军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的纪念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