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畅游高台>>地名风光

高台十景

来源:高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8-06-21 10∶45
字体:【 打印

方志所记高台“十景”及其文化内涵

在中国地方志中,将某一地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概括为“八景”(或十景、十二景)的体例似乎成为一种传统。这种记述形式在清代虽遭到以戴震、章学诚等学者的批判和反对,将其斥之为“恶习”,然编纂者处于“志其佳境奇迹,名人胜事,以彰一邑之盛”,“以证灵杰”的需要,仍在方志中得以保留,并一直延续于近代。在河西地区,明清以降编纂的一些地方志中,亦有诸如“敦煌八景”“肃州八景”“甘州八景”“镇夷八景”“凉州八景”“永昌八景”之记载。位于西北内陆,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绿洲的高台,向为丝绸之路的要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其境设表是县,为高台一带最早的行政建制。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河西特殊的历史环境及复杂民族关系,其建制或废立不定,或隶属他境,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行政区域。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高台站,隶属甘肃卫,高台之名才开始出现。景泰七年(1456年)改设高台守御千户所,至清雍正三年(1725年)将高台、镇夷两个守御千户所合并设高台县,高台县级行政区域才正式形成。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此前高台没有完整记录区域历史及人文地理的地方专志。成书于乾隆二年(1737年)由时任肃州分巡道黄文炜等修纂的《重修肃州新志》,内含“高台县志”六卷,分建置、疆域、形胜、城池、山川、古迹、水利、户口、田赋、屯田、公署、学校、祠庙、坛壝、驿传、桥梁、风俗、物产、职官、名宦、营制、边墙、关隘、汛地、烽堠、水头、选举、人物、孝义、节妇、诗、文、属夷等目,首次对高台的历史地理文化及相关县情作了综合概述。但由于该志为府州志,体例庞大,内容繁多,就一县而言,某些方面记述简略,志中未有高台“八景”及相关诗文的记录。民国十年(1921年),高台县知事徐家瑞编纂《新纂高台县志》,始为真正意义上独立完整的一部县志。该志体例完整,内容丰富,条目清晰,资料详尽。其中,卷一舆地上形胜目专附高台“十景”,条例其主要内容。现将此志所列高台“十景”略作考证与阐释。

《新纂高台县志》所记高台“十景”,一曰“北凉故址”;二曰“西寺崇台”;三曰“梧桐仙境”;四曰“榆木晴岚”;五曰“稻香绿野”;六曰“屏画黎山”;七曰“河环玉带”;八曰“湖映月牙”;九曰“建康文塔”:十曰“太上灵岩”。

北凉故址,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骆驼城镇永胜村西,俗名骆驼城。城址坐北向南,由南、北二城蝉联而成,东西宽425米,南北长704米,面积29.9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代文化遗址。据考证,该城最早为东汉表是县城在光和三年(180年)震废后另建的新址,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前凉设建康郡,后凉吕光龙飞二年(397年)段业称“凉王”起兵建康,定都于此,为“北凉”政权之肇始。唐代置建康军,大历元年(766年)河西陷于吐蕃后不久,城废。此后,史无所载。因此城为北凉建都之处,故称“北凉故址”。志载此地“颓城荒刹,遗迹犹存。四望沙滩一片,风物全非,吊古者不胜海田之感。”成为后世文人官宦吊古感怀的人文景观之一。

西寺崇台,位于县城西7.5公里处,旧名台子寺。《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引旧志云:“高台,在所(高台守御千户所)西二十里有古台基,相传李暠所筑,后人建寺其上。”西凉王李暠在此建台,史无所载,台上何时建寺,亦难考证。至于唐玄奘西天取经返回在此经历最后一难,并晾晒经卷因成“圣迹”而建寺的传说,更是后人虚构附会。不过,从佛教开窟建寺往往附会某些佛家事迹的一般作法而言,借用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是最为恰当不过了,从中亦可大致推测台子寺最初的修建可能是在唐前期。全球领先体育平台该寺建筑及规模,虽有“层楼挺耸”、“飞叠层云”、“几重佛阁”、“庙貌颇壮”的描述,不过都是后人想象之语。因《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及《新纂高台县志》坛庙祠寺目下均不见台子寺或西极寺之记载,可推测该寺在清初已毁,仅存遗迹。晚近徐家瑞、钱昌绪、薛树勋等咏“西寺崇台”诗有“壁垒重重土几堆”,“桑麻遍地护荒刹”,“星霜历尽劫难灰”等之叹。志载此地“层楼挺耸,傍临驿路,县城以此得名。村外绿野青苗,掩映山川,易动吟兴。”被列为高台十景之一。

梧桐仙境,位于县城南20公里榆木山西侧,因此处有梧桐树,又有一泉清冽甘甜,故名梧桐泉,泉水自山腰石隙中点滴流出,又号滴滴泉。其傍有庙寺,名曰梧桐泉寺。明成化间始建观音堂,嘉靖间建关帝庙,清康熙五十年建仙姑庙,后建无量佛殿,渐成规模。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战火。清光绪十九年至民国元年重建,有无量佛殿、真武庙、仙姑庙、药王庙、玉皇阁等五大殿及左右廊庑,每殿相隔数十丈,缘阶而升,如五星联珠。又有木制卧龙天桥,横跨山涧,桥东有五台山,为胜景最高峰。志载此地“梵宇琳宫,星罗棋布。扼胜居中为真武宫,平天仙姑庙擅丛刹泉石之胜。山崇岭峻,绿树荫浓,春柳秋梧,烟雨无边,登高瞻仰,令人有世外丹邱之想。”每年浴佛节有盛大庙会,本县及邻县善男信女,前往朝山进香者甚众。

榆木晴岚,乃为晴日雾气笼罩榆木山形成的一种奇幻秀美的自然景观。《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记:“榆木山,在县南四十里,上产榆木,故名。东起梨园,西尽暖泉,延长百余里。”此山峭壁崔嵬,榆木葱茏。每至暮春榆钱绽放,层林尽染,飘落山间,犹如金花撒地。山内产煤,煤炭金属含量高,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金花煤”,万家百姓,藉以取给。后人有诗云:“榆木摇落焕金星,散作千家烟火青。”志载此地“风日清和时,踞巅游览,万壑千岩,岚翠苍苍,爽气挹人,洵巨观也。”

稻香绿野,是对高台“塞上江南”画意风情的精美概观。地处黑河中游的高台,水资源丰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宜水稻栽培。据考河西水稻种植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物产云:“稻,有红、白二种。昔高台、镇夷种之。”《新纂高台县志》物产亦载:“稻,有糯、粳二种,粘者为糯,俗称江米,可酿酒,并制糕糖。不粘者为粳,俗称白米,为食粮佳品。”又云:“今黑河沿岸普植之。邑商运销于酒泉、安西、敦煌、哈密等处,获利甚丰。亦农产大宗也。”可知晚近高台植稻规模与产量。明代太仆卿郭绅曾有诗赞:“边方浑似江南景,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稻繁隔陇有余香。”清肃州道沈青崖过高台,亦留“两行高柳沙汀暗,一孤平湖水稻香”之句。后世官宦文人抒诗赞誉者不胜枚举。志载县城“郭外西郊,平畴万顷,悉种粳稻……春夏之交,碧毯线头,秧针掩映,颇有佳致。”一派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

屏画黎山,距县城北十里合黎山,俗名北山,东起山丹石峡口,西北至于镇夷石峡口,延绵三百余里。《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即指此山。高台境内的合黎山海拔不高,山体平缓,山色奇特,史载“童山濯濯,无林木,土石赤黑相间,形如败灰,传闻或系太古时之火山熄灭者。”从地质构造上说,合黎山属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土石红黑相间,色泽丰富,层里交错,某些地段呈现出多彩丹霞的特征,在朝晖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志载:登楼凭眺,此山“矫若游龙,平铺雁齿,灿列锦屏,为县治天然关隘。”后人诗云:“天然一幅银涂景,多少丹青绘不成。”正是这种地质景观的真实写照。

河环玉带,发源于祁连山的西北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自莺落峡出山后流经走廊中部,在张掖、临泽相继有山丹河、梨园河等支流汇入,至高台境内河宽水缓、清澈泛蓝,在两岸草木的映衬下波光粼粼、安若明镜,从东北绕城而过向西蜿蜒流淌,宛如一条晶莹明亮的玉带镶嵌于城堡绿野之中,成为塞外古城一道亮丽的景色。志载黑河“为高台水利之最大者,盘旋西郭外,潆洄若带,亦胜景也。”

湖映月牙,位于城西郊1公里处月牙湖,原为一处天然湖塘,因地处县城西向通往酒泉的孔道上,后来便在湖正中填土筑路,湖面自然分隔为两半,两面湖岸珠联璧合,屈曲环绕,形似新月,故名。每至晴晚,皓月当空,清澈的湖面映衬出一轮轮月影,蟾辉熠熠,宛若幻境,故有湖映月牙之说。志载此地,暮春时节,“池塘草碧,菱花奁青,众鸟浮翔,游鱼潜泳,大有南方景象。

建康文塔,志载:“县城南有文林塔,高八九丈,势若笔立。”文林塔名曰建康,又在县城之南,可推断此塔当在骆驼城附近。在我国古代,文塔一般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的神塔,建筑外观像一支毛笔向上的形状,寓意文曲星掌管文人士子的功名。文塔多在明清时修建,高台文林塔应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沙宛堡(今罗城镇红山村)的魁星楼大体相当,最迟不晚于清初,何时被毁现已无所考。后人有诗云:“浮屠百尺峙离方,标识犹留古建康。蕴秀驼城多俊士,题名雁字焕文章。”

太上灵岩,这是一处典型的因形命名的自然景观,位于县西北60公里处黑河正义峡中。志载:高台镇夷堡(今天城村)城北石峡,“山顶有巨石一方,俨似人形,俗呼为‘老君岩’”太上老君是古代民间广泛供奉的道教“三清”之一,是老子的神化。因《甘州府志》有“老子骑青牛入流沙,不知所终”的传说,故镇夷流沙自然成为老子归隐之地最恰当不过的注解,而山顶之上的巨石又形象地呈现出老君手持佛尘、腰系葫芦、白须飘飘,昂首骑牛的神态,从而绘就出一幅“地接崆峒浮紫气,人骑翠峡隐青牛”的飘渺画卷。置身峡谷,临水探视,“旭照斜阳,岚光发越,望之须眉如生,颇为神异。”

高台“十景”作为“以彰一邑之盛”的重要内容,自然是文人墨客官宦乡贤们寻幽吊古、怡情遣兴、赋诗感怀的对象。《新纂高台县志》卷8艺文下收录有晚近袁泰、薛树勋、钱昌绪、徐扬祖、徐家瑞等咏高台“十景”的诗文,一景一诗,一诗一典。其中徐扬祖《集高台十景》诗云:“北凉西寺有崇台,榆木梧桐万树栽。绿野传香粳稻满,黎山似画锦屏开。河环玉带沙流远,湖映月牙倒影回。莫道建康文塔古,灵岩太上费君猜。”不仅将十景集于其中,而且高度概括出每一景致的鲜明特色,是“十景”诗中最值得称道的。

高台“十景”集成于新纂县志编纂之时,但并不等于说此之前当地并无这样的提法。高台“十景”的出现其实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积累时期,早在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由肃州兵备道副使张愚创稿,万历四十四年(1617)肃州兵备道副使李应魁续撰的《肃镇华夷志》,就记有“镇夷八景”和明正统名宦岳正的《镇夷八景》诗,只是当时镇夷属肃州辖境,仅涉及今高台红寺坡西北地域。明弘治年间石玠巡边陕甘作《高台》诗云:“重重云树隐高台,幽景能冷郁抱开。秋水入田应熟稻,晚烟着地欲成苔。疆场自喜无烽火,廊庙还知有俊才。千古榆山山下路,他年斧钺许重来。”清雍正末驻肃州西安粮监道管军需库务的沈青崖过高台作诗云:“榆木册前古建康,南都风景绘屯庄。两行高柳沙汀暗,一孤平湖水稻香。紫燕掠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行兵寄羽觞。”这些诗文对高台美景人文大加赞誉,其中,悠悠黑河、峡谷流沙、葱翠榆木、建康古城、平湖稻香等早已是人们聚焦的美景。

综观旧志所载一地景观,不外乎人文与自然两类,高台“十景”亦不例外,其中人文景观4处,自然景观6处。从人文景观而言,“北凉故址”可以说是高台历史中最宏阔最具历史坐标意义的重要遗产,它既见证了这片地域曾经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战争和不同民族交融相处共创文明的日常生活,也见证了这片绿洲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西寺崇台”是与高台之得名密切相关的景致,既是高台本土历史文化必然追溯的真实影象,也是佛教文化东渐在这里驻足传播的重要佐证。“梧桐仙境”集自然与人文与一体,既有“法眼三泓井,曹溪一滴泉”的意蕴,又有“桐云深处可参禅”的意境,更是此域佛道文化相互融合的圣地。“建康文塔”是河西旧志中各地“八景”唯一一处佑助“文人走笔”以求功名的象征性建筑,希冀本地人文昌盛人才辈出,是高台自古崇文重教传统的历史载体。就自然景观而言,集中体现了高台独特的地理地貌和自然风情,将山、河、林、泉、湖、田等最奇特最壮美最灵动的精华用画屏、晴岚、玉带、月影、稻香等最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摹,既展现了古代高台优良的自然生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朴素的热爱。

总之,志书所载高台十景,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一种独到的审美认同,凝聚着深厚的本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鲜活生动的历史场景。虽然其中的某些景观或因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而与现实相距已远,某些景致可能本身就有着文人夸大渲染的成份,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些景观审美意向的动机。人们总结和宣扬八景的目的,常常并不一定是为了反映这种自然的和人文的现实,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山水气象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尽显地秀人杰的地域特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史的浮尘终将远去,自然的真实却永不退色。今天的人们更应传承保护好这份历经风霜雪雨浸润人文情怀的珍贵遗产,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不断赋予全新的文化灵魂,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灵秀的光彩。(闫廷亮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