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政务访谈

巩固湿地生态环境整改成效,让“绿色家园”生态名片更加靓丽

来源:高台县湿地局 发布时间:2020-12-07 09∶14
字体:【 打印

访谈时间:2020年12月7日

    访谈嘉宾: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开明

访谈主题:巩固湿地生态环境整改成效,让“绿色家园”生态名片更加靓丽

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开明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开明同志,就我县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整改整治保护修复的相关工作和网民朋友们进行交流。万局长,您好。

万开明: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这个平台和大家沟通交流,在这里首先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湿地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真诚的欢迎网民朋友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主持人:万局长,请就我县近年来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整改整治保护修复工作措施和成效向网民朋友们介绍一下。

万开明:高台县黑河湿地总面积2.95万公顷,占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1.6%。湿地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种类有38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其中一级2种,二级8种;动物种类有212种,其中鸟类8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I级鸟类有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遗鸥、疣鼻天鹅6种;Ⅱ级鸟类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等22种。高台黑河湿地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中亚通道的中转站和停歇地,位于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线西部路线的中段。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遗鸥及Ⅱ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大天鹅等珍稀鸟类的繁殖地。自2016年8月份以来,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和“绿盾行动”反馈、督察信访交办、自查发现等涉及我县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共计328个。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将黑河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作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行动,狠抓落实,迅速组织开展实地核查,全面掌握反馈问题点基本情况,逐一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明确整改县级包挂领导、责任单位、整改要求、整改时限。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实行报告制,抽调专人成立常态化工作督查组,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通报整改进展情况,全方位推进工作落实。目前,通过关停退出、拆除设施、配套环保环卫设施、围栏保护、恢复地貌和植被、整治周边环境等措施,328个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并通过销号验收,黑河湿地生态环境已进入全面修复保护、持续巩固提升、常态化监测监管的新阶段。

此外,县上不断强化项目支撑,先后争取实施了“高台县黑河湿地恢复保护示范区项目”“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恢复与治理一期、二期工程”“高台县黑河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项目”等项目,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46亿元,通过湿地保护、退耕还湿、围栏封育等工程的实施,设立湿地保护站点6个,设置围栏180公里,累计人工恢复植被7000余亩。结合湿地生态补偿调查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再次开展保护区现状调查,全面掌握保护区内湿地的种类、面积和分布状况,建立健全了湿地资源数据库、图形库,制作大型宣传牌4座,小型湿地宣传牌71块,公示牌126块,埋设湿地界桩1760个,维修宣传碑(牌)55块,湿地界碑36座,实施湿地围栏193公里,封育保护面积28.8万亩,为湿地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湿地生态环境整改整治保护修复,我县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设施点得到彻底整改,需拆除的设施已进行了拆除、需配套设施的全部配套环保设施,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貌得到有效恢复,破坏湿地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干部群众遵守湿地法律法规、保护湿地家园的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关心保护湿地的氛围更加浓厚,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县委、县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与黑河湿地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工作大局,统一领导,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把湿地保有量和湿地保护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责任体系和县级主抓、属地管理、部门担责、共同整改的工作格局。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核心,进一步修编完善我县湿地保护日常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保护区管护长效机制和执法监管机制。

主持人:万局长请谈一谈今后的工作打算。

万开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格履行国际重要湿地管理职责,把握政策机遇,科学编制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坚持生态优先,严守红线,全面保护,系统修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科技先导,创新发展。共建共享,促进发展,提高我县湿地保护管理能力,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灵秀高台创造天蓝、水清、地绿、舒适的生态环境。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管理设施维护和设备购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手段,搭建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集成统一管理,对主要鸟类栖息地及人为干扰、防火等开展实时监控,提高日常巡护及数据采集能力,实现智慧巡护。二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在重点区域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保护工程,保护湿地资源,逐步治理已退化湿地;通过生态河道修复、生态补水,对湿地水域进行有偿补水;通过围堰蓄水,增加湿地水域面积,营造宽阔水域,为湿地鸟类提供繁衍觅食的最佳场所;从源头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搭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增进亲水空间,改善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全民参与湿地共管共建提高湿地保护区的管护能力,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全面提升湿地保护和管理能力。三是提升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整体水平。依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兼顾生态修复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高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岸改造和南岸提升工程建设,开展自然植被和林相改造,加强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宣传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面积,全面提升湿地公园景观档次和服务功能,营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万局长的精彩访谈,本期访谈就到这里。网民朋友们,下期节目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